如何正确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
时间: 2020-07-18 作者:YHJ 阅读次数: 91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大人要识别出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孩子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这些错误的目的建立在该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之上。一是寻求过度关注,只有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时常遇到打电话时,孩子们在旁边频频对你打岔;二是寻求权利,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往往对你的要求进行言语顶撞或者消极抵抗;三是报复,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孩子以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或伤害你的话来反击你;四是自暴自弃,孩子表现出很消极,选择放弃,没有归属感,希望你快点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孩子们之所以会在上述四个目的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是因为他们相信,一是寻求过度关注或者寻求权利有助于他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二是报复会使他们在没有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得到补偿;三是放弃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不够格。大人们识别出孩子的错误目的,让我们知道孩子的行为真正想要说的是什么,有助于采取有效的行为来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真正的目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我们在对孩子行为目的进行揭示时,要在双方心情平静的时候私下里进行。首先,我们应该说出孩子的具体行为,比如: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爸爸看书的时候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吗?你应该不要打扰到爸爸。孩子们通常会说:“我不知道。”从有意识的角度来说,他们的确不知道。即使他们给出了某种原因,那也不是真正的原因。你客观友善的问他们:“你可不可以让我来猜猜看?你可以告诉我猜得对不对”,孩子往往会被激起兴趣来让你猜。然后你用“会不会是……”的句式来问问题。如“你那样做,会不会是想得到我的关注,并且让我和你一起玩”(寻求过度关注),“你那样做,会不会是想向我展示你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寻求权利),“你那样做,会不会是你觉得受到了伤害,想要跟我或者别人扯平(报复),“你那样做,会不会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就是好动,所以你都不想试一试安静下来”(自暴自弃)。有两种反应会让你知道自己是否猜对了,以及孩子是否知道了自己的目的。第一种,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笑,哪怕他同时回答“不对”。如果孩子的回答是“不对”,也没有认同反应,就继续问下一个问题,孩子们的认同反应(在说“不对”的同时微笑)会告诉你,你猜对了。另一种反应是简单地回答“是”。一旦你得到一个认同反映或者肯定回答,就不需要再问下一个问题了。一旦你知道了孩子的目的,你就能够以此为基础来展开讨论并解决问题了。最后记住,鼓励、理解和相互尊重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图文提供:小小A班刘胤乔爸爸刘腾
审稿:聂燕